在古代诗词中
在古代诗词中,写人生境界之词不多,而李清照就有三首关于人生境界之词,即《如梦令》、《一剪梅》与《声声慢》。此三首词写李清照自己三种人生境界,又写她三种人生态度,同时也表现她三种人生时期的不同人生态度。《如梦令》写“少年情怀自是得”人生境界;《一剪梅》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之人生境界;《声声慢》即写“凄凄惨惨戚戚”之人生境界。
《如梦令》是一首忆昔词。“常日暮记溪亭,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词追忆她少女时那种沉醉兴奋之情,沉醉兴奋之景,沉醉兴奋之物。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就表现出当时一种少女情感,一种年轻的人生态度;写法上有点随意而出,但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情,字字表意,表现一种少女情窦初开的人生境界。比如“兴尽”归家,却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这就更加表现她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之人生境界,由词而出,可谓淋漓尽致。
全词通过动作,情态,情绪,欢愉,塑造一个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留恋美景,留连忘返,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形象。这一形象有跃然低上,有呼之欲出之感。也表达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如梦令》是写“少年情怀自是得”人生境界之词。
《一剪梅》是一首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之人生境界之词。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丈夫因事外出远游,可正在相亲相爱的小两口眼看就要暂时别离,李清照情绪怏怏,依依不舍送走丈夫,这是作者新婚后,第一次品味到离别孤独难奈的滋味。于是李清照就在锦帕上写了《一剪梅》寄给明诚: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之情。正如伊世珍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①由此看来,这首词是送别之词。
事实上,此词主要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之人生境界。
李清照因丈夫外出而牵挂,面对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触景生情,思夫之情油然而生,尤甚萦绕胸怀,相思之苦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受愁苦的煎熬,李清照为了消除这愁闷,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当泣,而是借游览以遣闷,比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就如此。
李清照上“独上兰舟”,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这在古代是一种遣愁的方法。然对李清照来说,借“独上兰舟”来消愁,而愁将更愁,正如借酒消愁一样,愁将会更愁。过去她与赵明诚曾经双双泛舟,而今却独自击楫,眼前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除呢?因为李清照不是一般的女性,她不会把自己之愁苦归咎于赵明诚的离别,而设想赵明诚也会思念自己。因此,她宕开一笔,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此就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之人生境界了。李清照愁赵明诚,同样,赵明诚也思念着李清照。
《声声慢》是写一种“凄凄惨惨戚戚”之人生境界。此词形象的描绘出了残秋的萧瑟景象,抒发词人饱经忧患、家破人亡之后的悲痛。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写一种“凄凄惨惨戚戚”之人生境界。这里已不只是“凄凄惨惨戚戚”,而李清照在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因为历经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他乡,饱经离乱,因此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是无尽的愁。
词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了国破、家亡、夫逝所有东西都已不在,没有什么可寻觅,不需要寻觅的了,可他还希望找,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写法不同,一句写神态,二句写环境,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②。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雁与我故乡同在在北方,而今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思念故乡,因而伤心。雁在北方就相识,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如梦令》、《一剪梅》与《声声慢》。此三首词既写李清照三种人生境界,又写她三写她“少年情怀自是得”人生境界;也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年之人生境界;《声声慢》写晚景“凄凄惨惨戚戚”之人生境界。
三首词表现李清照三种人生境界。我们鉴赏这三首词时,可体验人生三种不同境界:那是年轻之快乐;中年之忧愁,晚年之哀愁之情。
【注释】
世珍《琅嬛记》②(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2〗论创造性阅读
2012年04月20日10:00:41
来源:新华副刊
文/黄瑞槐
读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有的人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有的人是为了名利和前途而读书;有的人是为了提升思想境界、品味艺术意味而读书。但笔者认为,不管读书是为了那一种目的,而对读书的人本身来说,其读书的过程,如果对书没有创造性的阅读,那么其目的性将达不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创造性的阅读就是达到某种目标的读书方式。也就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摈弃读书的功利性,而为了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而带有创造性的阅读去读书,从而消除读书的消遣性、功利性,使自己的阅读达到更高的境界。否则,那些形式性、功利性的读书将使自己的读书走进死胡同。
创造性的阅读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 年版,第八页)。在这里所说的个性化阅读,笔者认为,就是读出与别人不同层次和不同境界的阅读;就是对阅读材料有独特的理解或读出他人从来没有感受到的内容。从而开拓自己新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同上)。如此同时,也要读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创造性的阅读,就是在接受和感受书中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读出书中作者没有提及或少提到的思想或情感,并运用想象和联想去把自己新的思想,新的情感增加到书中,如此同时,在所读的书的基础上,超越自我,把自己的新思想,新情感进行“改造”,舍弃自己过去那种过时的无用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进一步对它进行创新和开拓,补充和自我完善,再进一步超越前所未有的思想境界。正如爱德堡所说,“读书是一种创造性的工程,当读者阅读长篇小说时,就是在完成与作者相类似的工作,因为读者能以想象力来充实小说中的内容。”
不过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具备如下的条件:就是读者所读的书应该是具有可挖掘性、可开拓性。因为可挖掘性的书让读者有思考的空间;开拓性的书将引发读者的质疑。
创造性的阅读的主要条件应该是读者要有质疑的理念。因为只有质疑,才有创新;若无质疑,阅读再多的书,也是毫无长进的。正如朱憙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却教其无疑,至此方得长进。”这里朱熹告诉我们读书必须学会质疑才能进步。而这“进步”与“创造性阅读”的内涵有相似之处。因为质疑,必有思忖;因为思忖,必有发现;因为有发现,就有创新,有创新,就是创造性的阅读。
创造性的更重要的条件应该是质疑之后还要学会问。这一“问”将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就会获得创造性的知识。正如培根所说:“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一半。”而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看来,学会“问”在创造性的阅读中是很重要的。那么,要创新,就要开展创造性阅读;开展创造性阅读就必须学会质疑;如此同时,还要学会问,接着就是开展探索、思考,把各个问题都解决,在解决问题之后酒会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那么,这些知识和信息就是开展创造性阅读的结果了。
无庸置疑,创造性的阅读,是有所创新、学会疑问的阅读;而这种“疑和问”与在新的语文课标下是,提出“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的内涵是相似的。因为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也要学会“疑和问”。那么,教师应该在新的语文课表下,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创造性的语文课堂,这对学生完成阅读量都有足够的好处。
【 】平常心的塑造
2012年04月05日11:05:27
来源:新华副刊
文/黄瑞槐
一个人能够在一生中保持平常的心态那是很重要的。这将对他的工作、生活或健康,乃至他的寿命,都是不可缺少的。
我的邻居,陈疆东叔叔,原来是供电局的局长,前两年才从岗位上下来,可是前几天就听到他不幸逝世的消息。而他才62岁,这真令人同情,又令人可惜。这么一把年纪就离开人世,难道你不感到可惜么?
想当年,他是如何威风凛然,风度翩翩;每次回家时,总是“宝马”或“林肯”送他回家;而又是“蓝宝石”或“奔驰”接他去上班。作为一个供电局局长的他,如此逍遥,如此有钱;又如此忙碌,在自己的家里停留仅仅几分钟,就去奔波于工作。让我这个已经下岗在家的待业青年,既感到自己无地自容,而又对他羡慕不已。再听到我的同学的父亲,他的司机关叔叔一说,你就会更加无脸见人了。关叔说,“他呀!真是福气如东海;生活如神仙。吃的是人间山珍海味,住的是神仙楼阁。他就是人间的佛祖。”
但是退休后的他,却又是一番的滋味。这时候的他却是深居简出,百事无理,且他原来经过常年积累的风度,经验,这回就什么也没有了。而那辆“宝马”和那辆“蓝宝石”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其中那些知道内情的人也不敢谈起,但是大家也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还是像从前或比以前更好地对待他。可是,依我个人的观察,他过去威风和领导的风度,原来写在他的脸上的,而现在全消失了。最让我百思不解的是,以前我与他几乎没有时间交谈,去年,他居然跨进我的家门,与我聊天。他谈话的内容几乎是关于人的养生问题。而他过去的一些经历,他总是一点也没有提及。有时,当我总是称他为“陈局长”时,他总是说,只管叫东叔就得,反正已经离任。有时他还主动邀我与他一起到外面去散步,而他这一举动对我来说那时意料之外。有时,我看到他的脸上的表情与他当局长是的表情,简直是判若两人。
在位是的他,纯属是一个真正的局长的风度;下野后的他又是模样:一个真正的老人站在我的面前。我也听说,他当局长的时候,是很容易发脾气的,有时,把自己的下属当作孩子吓唬,说什么,我要解雇你,除非你做好一点。他的下属听了这话之后,很是不太舒服,或者很不高兴。但是退休后的他,面带笑容的机会少得很,当我与他谈到钱的问题时,他才莞尔一笑。这就是他退休之后,给我的最深刻的影像。
参加他的葬礼的那一天,他的过去的下属或手下的人比较少,仅仅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原司机;另一个就是他的原财务会计。除此之外,都是他亲戚,就是他的过去好友也很少来参加葬礼。那时我正好站在他的原司机关叔的身边,于是,我就顺便问些关于他的不要紧的事情来,关叔说,他是突然退休的在心理上受不了那么大的打击,于是他就这么快地走了;在他一生中身体很健康,除了有点的咽喉炎之外,其他大病小病,几乎都没有。我又问关叔,说他的死因是什么?关叔说,听医生说,他的心理有病,离任后的他,心理不适应新环境,正如一些动物由被迫迁移到自己不适应的地方一样,在短时间里,就被迫回归地球了。
我从我的邻居的去世之快的故事而悟出一个不成熟的道理:一个人塑造平常的心是多重要啊。
【4】面对花钱与省钱
2012年02月26日12:51:46
来源:新华副刊
文/黄瑞槐
吃喝,玩乐,享受,对于我们来说,钱是不可缺少。没有钱,我们如何获得食物,要是再想吃的饱,玩得开心,活得快乐,那就更谈不上了。相反,没钱了,就会吃不到想吃的东西,喝不到自己希望得到的饮料,玩不到自己奢求玩儿。
可是有钱啦,又如何是好呢?乱花钱,花完再赚;或硬省钱,吝啬一点,因为当今钱难赚,尤其是在如今金融危机的势头下,就更加难赚了。然而有钱不花,时间一长,不会贬值?
共 17971 字 4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用较长的篇幅解读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悲情人生,流传千古的佳句,其实映射了诗人人生的三种态度,本文也正是从这些著名的诗句中,透彻地概括了李清照人生的三种境界。我们所熟悉的《如梦令》,非常尽兴地表达了少女情窦初开的人生境界,她的纯洁天真,诗句中一览无余;《一剪梅》中的经典句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写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种萦绕于心的思念,淋漓尽致;脍炙人口的《声声慢》,表达了诗人国破山河碎,爱人远去,流落他乡的晚年凄凉之景。这篇文章写出了李清照少年之无忧,中年之忧愁,晚年之凄凉的悲情人生,让我们通过这些诗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借物寓情的艺术美。欣赏佳作。【编辑:琴声悠扬】
1 楼 文友: 2015-08-12 14:46: 7 欣赏本文从诗句中,解读诗人的三种人生态度,读完很是受益。
文中的摘选部分,不敢擅自删除,不知是否与标题有关。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2 楼 文友: 2015-08-12 15:2 :29 文章用较长的篇幅解读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悲情人生,流传千古的佳句,其实映射了诗人人生的三种态度,本文也正是从这些著名的诗句中,透彻地概括了李清照人生的三种境界。我们所熟悉的《如梦令》,非常尽兴地表达了少女情窦初开的人生境界,她的纯洁天真,诗句中一览无余;《一剪梅》中的经典句子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抒写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种萦绕于心的思念,淋漓尽致;脍炙人口的《声声慢》,表达了诗人国破山河碎,爱人远去,流落他乡的晚年凄凉之景。这篇文章写出了李清照少年之无忧,中年之忧愁,晚年之凄凉的悲情人生,让我们通过这些诗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借物寓情的艺术美。欣赏佳作。 写好文章。
楼 文友: 2015-08-12 15:28:5 文章用较长的篇幅解读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悲情人生,流传千古的佳句,其实映射了诗人人生的三种态度,本文也正是从这些著名的诗句中,透彻地概括了李清照人生的三种境界。我们所熟悉的《如梦令》,非常尽兴地表达了少女情窦初开的人生境界,她的纯洁天真,诗句中一览无余;《一剪梅》中的经典句子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抒写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种萦绕于心的思念,淋漓尽致;脍炙人口的《声声慢》,表达了诗人国破山河碎,爱人远去,流落他乡的晚年凄凉之景。这篇文章写出了李清照少年之无忧,中年之忧愁,晚年之凄凉的悲情人生,让我们通过这些诗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借物寓情的艺术美。谢谢! 写好文章。
4 楼 文友: 2015-08-12 15:29:59 文章用较长的篇幅解读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悲情人生,流传千古的佳句,其实映射了诗人人生的三种态度,本文也正是从这些著名的诗句中,透彻地概括了李清照人生的三种境界。我们所熟悉的《如梦令》,非常尽兴地表达了少女情窦初开的人生境界,她的纯洁天真,诗句中一览无余;《一剪梅》中的经典句子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抒写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种萦绕于心的思念,淋漓尽致;脍炙人口的《声声慢》,表达了诗人国破山河碎,爱人远去,流落他乡的晚年凄凉之景。这篇文章写出了李清照少年之无忧,中年之忧愁,晚年之凄凉的悲情人生,让我们通过这些诗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借物寓情的艺术美。谢谢! 写好文章。
5 楼 文友: 2015-08-12 15: 1:10 照人生的三种境界。我们所熟悉的《如梦令》,非常尽兴地表达了少女情窦初开的人生境界,她的纯洁天真,诗句中一览无余;《一剪梅》中的经典句子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抒写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种萦绕于心的思念,淋漓尽致;脍炙人口的《声声慢》,表达了诗人国破山河碎,爱人远去,流落他乡的晚年凄凉之景。这篇文章写出了李清照少年之无忧,中年之忧愁,晚年之凄凉的悲情人生,让我们通过这些诗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借物寓情的艺术美。谢谢! 写好文章。
6 楼 文友: 2015-08-12 15: 2: 5 文章用较长的篇幅解读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悲情人生,流传千古的佳句,其实映射了诗人人生的三种态度,本文也正是从这些著名的诗句中,透彻地概括了李清照人生的三种境界。我们所熟悉的《如梦令》,非常尽兴地表达了少女情窦初开的人生境界,她的纯洁天真,诗句中一览无余;《一剪梅》中的经典句子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抒写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种萦绕于心的思念,淋漓尽致;脍炙人口的《声声慢》,表达了诗人国破山河碎,爱人远去,流落他乡的晚年凄凉之景。这篇文章写出了李清照少年之无忧,中年之忧愁,晚年之凄凉的悲情人生,让我们通过这些诗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借物寓情的艺术美。 写好文章。饭后恶心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怀化牛皮癣医院地址偏瘫病人能活多久
宝宝脾虚怎么调理泻药治便秘的危害
成都不孕不育医院的专家有哪些
- 上一篇:雨一程人生一程又一程拳
- 上一篇:崩坏3贝多芬套装属性介绍柔软
-
高考志愿怎么挖?永州爱尔眼科带你完美“避坑”!
2024-11-17
如果把初中比喻再加第一场万里长征的话 那么,初中应征入伍单列就是这最后一步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付诸东流! 对于很多家长、学生来说 单列应征入伍是真正没有注意到过 满脑袋都是各种问号 小学该
-
这项笔试重启!都昌招85人!
2024-11-02
根据工作商量和非典型肺炎诊疗有关立即,经研究工作,决定启动时上饶市2022本年度测验拔擢基层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短时间商量1.墨水准考证短时间:2022年7月末4日9:00至7月末8日17:00。2.公共科目合格短时间:2
-
小暑之后,若你能坚持作准备三件小事,尤其是最后一个,或能赶走一年的湿气
2024-10-11
小暑便,全国极较少地方都再创了高温天气。在这种春天里面,闷热的空气平常让人烦不过气来,特别是到了早晨午后,大多数人都宁愿所缩在家里面吹起空调系统,也不不打算上街。尤其是对于所打算的年轻异性来说,更是责
-
拍好人像设备很重要,看看这三款手机展示出如何?
2024-10-09
拍人像三要素,都进来学习一下! 1、人好看 2、人好看 3、还是人好看 大家都协会了吗?开个玩笑,在520这天,大家应该都给老婆拍下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被可怜拍的不好……其实这个问题,通常是受困于设备和软件的风
-
我家爱人自始暖心,就像暖暖的大太阳一样
2024-08-06
天一里面有多少主人公,可惜了花季,可惜了降雨,可惜了整整一个曾有。每个人的好像总可能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的笑容来得最美丽,也可能会让你烦的最彻底。我们经历过了一些伤烦,弄的只剩才能用如何去爱人一个人,
-
搭建多元跨平台 推动范式发展
2024-08-06
本报讯(记者高丽)日前,由天津视觉艺术的学院主办,全省10所视觉艺术的学院、7所艺术的学院和4所师范大学视觉艺术的学院共同参与的“多元与范式:另行入学考试文化背景下西方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基石教研研讨会”在天津